合肥
七点通搬家公司
400-6877-688
合肥成功入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

近日,合肥成功入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

此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的通知》中,在2021年4月公布的第一批试点城市基础上,吸纳重庆、深圳、厦门、南京、济南、成都、合肥、沧州、芜湖、淄博等10个城市入选。

近年来,我市把握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城市基础设施、汽车、交通领域加速渗透的机遇,以支撑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多种应用为导向,在我市基础设施领域推广应用先进感知技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终端感知设备建设,实现对基 础设施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和自动采集,推动市政信息、道路信息、交通信息、车辆信息等多源信息融合通信,不断提升我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01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工作进展

近年来,合肥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各行业信息化应用场景建设,统筹构建市级大数据平台、新一代政务云、政务信息能力支撑平台三位一体的“城市大脑”底座。

按照“124”建设思路:

即一个中心:政务共享数据中心;

两个体系:政策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四个主要功能:政务信息共享交换、政务数据治理、政务大数据开发、政务数据开放。合肥市大数据平台着眼于让数据和资源信息实现零距离共享,先后接入近200个系统、231亿条数据,编制8955类数据资源共享目录,已实现与安徽省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互通。

01

搭建政务云体系架构。以“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基础,以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建成全市逻辑统一的政务云体系架构。合肥市政务云充分集成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一步畅通政务云资源服务申请通道,优化政务云管理方式,提供新的“网购式”服务超市。

02

整合全市数据,服务民生发展。基于市级大数据平台,合肥市政务信息能力整合支撑平台统筹各委办局及行业客户的业务需求,整合各类政务数据资源,以成熟的技术手段支撑城市智慧运行、管理、决策和应急指挥,已向全市交通管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应急保障等多个领域提供近2000个数据资源能力服务。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支撑三类城市功能,合肥市围绕城市运行管理的“痛点”“难点”“堵点”,以“城市大脑”为依托,推进跨部门资源整合应用,深化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完善城市服务精准性,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03

“城市交通超脑”赋能交通精细化管理。城市交通超脑是人工智能学习交通大数据,赋能城市交通的精细化管理解决方案。交通超脑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分析研判—实时管控诱导”的应用闭环,以构建交管大脑和一体化指挥平台为核心,赋能城市交通智慧管理,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基于“城市交通超脑”实现交通流量实时感知及分析预测功能,监测范围覆盖合肥市主城区2148个路口、1017条道路、50个网格区域;日均接入交警及天网数据4000万条,互联网路况数据1.5亿条,运输管理、公交等数据1500万条,通过堵点挖掘、堵因分析、拥堵治理、效果评估、持续优化的模式形成交通拥堵治理闭环。目前,合肥市已累计完成70个重点片区治理,其中44个片区畅通率得到显著提升。合肥市堵点治理计划中92%的常发堵点来自交通超脑。

04

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测。建立城市安全管理和风险主动防控新模式。合肥市基于“城市大脑”构建24小时全方位监测的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测系统,完善全面感知、全面接入、全面监控、全面预警功能,开展51座桥梁、822公里燃气管网、739公里供水管网、574公里排水管网、201公里热力管网、14公里中水管网、58.5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和2.5万个城市高风险点综合监控,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工程管理从“看不见”到“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到事前事中预防,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根本转变。

05

构建一张公共充电网。依据“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总体思路,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使用环境。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公共停车场、公园景区地下停车场等方便居民使用的公共资源作为选址建设重点,大力推进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11月,我市已累计建成各类充电设施5.5万个,车桩比接近1:1,高于全国平均值3.05:1(根据中国充电联盟9月发布数据),可满足日均约13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06

创新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模式。建设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平台,对地下管线数据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涵盖3.1万公里市政管线,89.2公里地铁隧道,47座地铁车站,4.3公里人防坑道,36.4公里地下管廊。管线从数据采集到成果应用一网平台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成果利用,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将管线信息成果查询和应用列入市公共事业服务事项,利用管线信息系统实现网上申报、网上获取查询成果的一网式服务。一是推广数据应用,助力城市建设管理。为各类工程建设、水环境治理等提供13万多公里管线信息,节约探测费约1.4亿元,并缩短工程建设周期。二是减少“马路拉链”,降低工程事故。年均避免约30处道路挖掘施工;利用管线信息减少施工开挖的盲目性,地下管线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

07

智慧社区。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通过“城市大脑”智慧社区平台实现对重点区域内的流动摊点、店外经营等行为自动告警,并将告警信息形成事件处置;通过物联网设备对辖区内重点对象进行用电检测,并对火灾等事件进行预警处置;通过智慧社区APP查询网格人员的巡查轨迹、滞留点、处置事件时长等,并与事件处置情况结合进行直观展示,实现对网格人员更有效的指挥调度。

08

智能网联汽车工作进展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产业高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产业形态,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合肥市作为汽车产业重镇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在202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合肥市做好“六稳”、“六保”抓细抓实经济发展工作“123+10”行动方案》中,将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列为重点产业,并在合肥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

目前,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原先的整车及部分零部件配套企业正逐渐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江淮、长安、蔚来、安凯、奇瑞等整车企业均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四维图新、大唐高鸿、星云互联、北科天绘、仓擎智能、宏景智驾等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传感器件、芯片、车联网等细分领域优秀企业纷纷在合肥落地。

2020年8月制定出台的《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更是标志着合肥市智能网联道路测试已进入规范化、法制化阶段。

01

设立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区并颁发测试牌照。批准设立包河区塘西河公园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区、经开区海恒社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区,开放测试路段总长约77公里。颁发安徽省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共为大众、百度、江淮、奇瑞、安凯、四维图新、海梁科技、宏景智驾、域驰智能、仙途智能、滴滴、商汤、文远知行13家企业37辆智能网联汽车发放开放道路测试牌照。

02

开放安徽省首条5G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示范线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塘西河公园周边,由庐州大道、方兴大道、徽州大道、中山路四条城市道路合围而成,双向8.8公里,示范线建设内容包括5G网络覆盖、边缘计算平台、自动驾驶云控平台、路侧感知设备、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5G场景应用等,从车端、路端、云端三方面展开,实现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综合应用,可实现车路协同高级辅助驾驶和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运行测试。2020年9月正式开放运行,大众、百度、江淮、蔚来、安凯、奇瑞等国内外一线厂商已上线测试并向广大市民提供试乘体验。

03

启动大众合肥智慧城市-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项目。2020年9月大众汽车集团启动合肥智慧城市-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项目,可为预先选定的客户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项目测试及示范运营范围覆盖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16平方公里区域,覆盖约80公里开放道路,包含学校、商超、公园、医院、居民区、工业园等真实交通环境,车辆采用大众最领先的电动车奥迪E-tron并经改装使其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为市民开发覆盖多维度的一体化出行选择。项目选择测试区域内五个连续路口(繁华大道与天都路、始信路、习友路、芙蓉路、宿松路交口)进行车路协同测试,将从市交管平台获取上述五个路口信号灯的颜色和倒计时信息,传输到项目平台,推送到车端后将与车载传感器信息相融合,实现对车辆通过速度的提前控制、车载传感器对信号灯信息误判的矫正以及信号灯遮挡的信息补充等功能,以增强测试车辆的行驶安全性,提高测试区域的整体交通安全。

04

启动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方案编制工作。2020年12月合肥市包河区委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编制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方案,力争在智能网联汽车及车联网技术和产品的大规模测试和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先导区的方式,充分发挥积极性,加快迭代完善,探索创造更多新场景、新模式,以应用牵引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05

智能网联汽车5G封闭测试场设计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9月合肥市委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开展智能网联汽车5G封闭测试场设计工作,通过规划建设城市街区、乡村路等多个模块,包含GPS差分基站、5G+LTE-V、路侧单元、智能交通信号灯、MEC、毫米波雷达等设备设施,涵盖安全、效率、信息服务、车路协同等各个级别的开发与验证需求,可提供满足ADAS、V2X网联汽车、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感知及决策平台等开发验证的测试场景,实现完备的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前的封闭环境测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