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召开市规委会今年第3次主任办公会。会议研究了相关非国有博物馆选址规划事项,决定将部分民间博物馆迁至庐州公园。
会议指出,博物馆珍藏的是物,服务的是人,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是为了让文物更好地“活”在群众身边,要努力打造“本地人经常来、外地人慕名来”的文旅地标。
其一,策划好。树立“馆园结合、文旅融合”理念,多把博物馆建在公园里,更好统筹逛园与看展、环保与文保、公益与效益,努力让古建更逼真、展陈更丰富、功能更完善、文物更安全。
其二,建设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要聘请古建等方面专家,全过程把关规划布局、建筑搬迁、文物修缮等,打造原汁原味、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群。
其三,运营好。增强经营理念,合理规划商业服务空间,鼓励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市场化运营,使之有“看头”,也有“赚头”,确保可持续发展。
会议研究了原市电机厂城市更新和住宅项目规划方案,强调对每一个片区都要梳理,对每一个楼盘都要复盘,好的做法就坚持,该完善的要完善,在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中提高城市规建治水平。
其一,紧盯业态之变。对商业过剩区域,要慎重布局新的商业综合体,防止“开业”就“歇业”,并合理引入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创意设计、直播电商等新业态。要找准传统工业建筑与新兴产业空间的结合点,改造力求“面貌一新”,不能“面目全非”,让被冷落的老厂房重新“火”起来,成为老居民睹物思情、新市民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地。
其二,紧盯需求之变。主动适应城市人口集聚趋势,前瞻布局学校、医院、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幼儿园规划要多设计安全的攀爬游乐设施,可考虑建些小片立体“菜地”等设施,让孩子们多参与多动手,防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其三,紧盯科技之变。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鼓励建设更多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加快打造“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最大限度保护古建和大树。
会议还研究了市第六人民医院改扩建设计方案。